CLDN18.2:claudin18.2;GPC3: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N.D.:在审批中。
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首当其冲
CD30的特异性表达使其具有了良好的成药性,其中靶向CD30-ADC已经大获成功,2011年8月,CD30-ADC--维布妥昔单抗(brentuximabvedotin,商品名Adcetris®)首次在美国上市,用于治疗霍奇金淋巴瘤和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2020年5月,武田旗下靶向创新药物安适利®(注射用维布妥昔单抗)经NMPA批准进入中国,用于治疗成人CD30阳性的复发或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和复发或难治性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图2:已获批上市的CD30-ADC药物
ADC药物的成功为CD30 CAR-T疗法的开发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基础,双抗也增加了对靶向CD30 CAR-T疗法开发的信心,但是对于复发或难治性霍奇金淋巴瘤及间变大细胞淋巴瘤患者来说,抗体药物仍然存在易产生耐药性的局限性问题,而CD30 CAR-T细胞疗法有望成为这类患者可以持续性治疗的最佳方案。
CAR-T细胞药物迎难而上
基于靶向CD30细胞疗法的可行性,目前已经相继有多家制药企业进行了CD30 CAR-T细胞药物的研发,国内的波睿达生物、宜明细胞等均已获得了相关发明专利授权。2020年4月21日,武汉波睿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靶向CD30嵌合抗原受体基因修饰的自体T细胞注射液”获得NMPA的注册临床默示许可(受理号:CXSL2000018),适应症为:18~70岁的CD30+复发/难治性血液肿瘤,该CAR-T细胞产品也是国内获批注册临床试验的首个靶向CD30的自体CAR-T细胞产品。
早在2015年,波睿达生物就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开展了CD30 CAR-T细胞治疗的非注册临床研究,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霍奇金淋巴瘤和复发或难治性间变大细胞淋巴瘤。
图3:波睿达生物开展的非注册临床研究数据
在前期的非注册临床研究(ChiCTR,number ChiCTR-OPN-16009069)中,统计的14例受试者中有13例在治疗后达到CR,1例受试者PD,ORR(CR+PR)率为92.9%,CR率为92.9%。71.4%(10/14)的受试者出现了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但均未超过2级(其中1级,n=7;2级,n=3),仅需要预防性抗生素治疗;21.4%(3/14)的受试者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CRS;1例(7.1%)受试者在接受治疗6周后因感染死亡。14例受试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观察到CAR-T细胞相关性脑病综合征(CRES)。
结语
中国复发或难治性淋巴瘤的治疗方案选择范围较窄,患者普遍面临生存期短、生活质量差等问题。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间和变性大细胞淋巴瘤都是表达CD30的淋巴瘤亚型,CD30-ADC已经改变了CD30阳性肿瘤的治疗现状,CD30 CAR-T在淋巴瘤治疗中也显示了出色抗肿瘤疗效,我们期待,作为靶向CD30的创新细胞药物,CAR-T细胞药物和CD30-ADC药物能够开启淋巴瘤精准治疗的新时代。